古琴常见的造型有伏羲式、神农式、仲尼式、连珠式、落霞式、风势式、灵机式、蕉叶式等。
明初的袁均哲据南宋田芝翁的《太古遗音》编成的《太音大全集》,是 我国最早载有详细古琴样式的古籍,书中绘有古琴样式图三十八种,后世琴书多从此书转引,明代的《风宣玄品》、《文会堂琴谱》、《古音正宗》等书,所录琴式 增加至四十余种,清代《五知斋琴谱》中所绘样式增至五十一种。
这些样式的主要区别是琴体的额、项、腰、尾等处线条造型不同。其寓意可分为几类:一类是以圣王贤君命名,用以纪念先贤、明君,比如“伏羲”、“神农”、 “仲尼”;一类是以大自然中的景物、动植物命名,如“凤势”、“蝉翼”、“蕉叶”、“落霞”、“双月”;一类是与琴人有关,比如“师旷”、“师襄”、“列 子”、“子期”、“绿绮”(以司马相如用琴命名)、“连珠”(隋朝琴家李疑所弹的琴之腰部装饰以连珠彩弦,名为“连珠”,人称“连珠先生”)、“霹雳” (又称“柳子厚霹雳式”,据传与柳宗元用琴有关)。
琴的样式不同,槽腹共鸣腔体积也不同,有的样式琴体宽大,比如伏羲、落霞,会比样式相对简洁、琴体窄些的仲尼式、神农式音色宽宏一些。而一般线条比较相近的样式与音色关系不大。样的对比还需要考虑到斫琴师的具体工艺水平和木料本身的材质,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。